2015年电网传输系统有望“零损耗”。商报记者昨天获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李贻杰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历时3年,采用独特的技术路线,首创国内百米级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现了国内超导带材领域的新突破。
据了解,超导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特性,在工业、医学、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电缆、电机、变压器、储能、核磁共振成像仪等。如果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产业化生产以后,可以有效解决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圈电力扩容问题,并且改善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据李贻杰教授介绍,国内外能研制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单位不多,而能动态连续制备百米以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科研单位目前在国内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在国际上,只有美国等四个国家的研发机构先后研制成功了长度超过百米且能够传输一百安培以上超导电流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如今,上海交大研制成功了载流能力达到194安培、百米级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这一阶段性成果有利于加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最终目标。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解决了从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移所必需克服的镀膜工艺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靠性等技术难点,从而为后续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据悉,上海交大将争取在2015年研制出载流能力达到千安培、公里级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资料显示,现有的电网传输系统在传输过程损耗约8%-10%,如果采用第二代高温超导电缆来传输,几乎零损耗,按照2009年全国近3万亿度的售电量,其节电将超过千亿度,超过了三峡水电站全年的发电量。